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10658000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景德镇频道  >  本网特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瓷上丹青 陶冶人生(多图)
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2024-09-28 15:58: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倪志勇  作者:罗一鸣、熊果果

      书香门第承文脉,文学艺术两相宜;

      油画色彩转釉光,跨界探索启新程。

      匠心独具风格显,瓷上丹青自一家;

      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展瓷韵。

      笔触流转情深处,文以载道为人民。

      工匠精神铸瓷魂,艺海无涯谱春秋。

  在江西鄱阳湖畔,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见证了无数传奇。其中,李菊生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他,一位从书香门第走出的国家级艺术大师,用泥土和火焰诠释了对艺术的无限赤诚。

  书香门第承文脉文学艺术两相宜

  1944年9月,李菊生诞生于一个墨香家庭。他的父亲,一位曾经的私塾先生,在解放后转型为教师,并最终成为当地小学校长。他父亲总是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艺术的追求,培养了小菊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习诗书、知善恶、有教养、敢担当的品行。在家父的熏陶下,李菊生自幼便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这种环境的浸染为他日后成为一代艺术大师奠定了厚实的文学素养。

  李菊生说:“我的快乐就是画画,单纯的喜欢”。早在孩提时代,心底深处那颗艺术种子已然开始萌动、发芽。童年的时候,李菊生喜欢用树枝在家乡的田地上画画,中学时候他成为了学校墙报的主笔。在涂涂抹抹、写写画画中,他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

  那时候的他,像很多有志青年一样,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用画笔书写青春。然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50、60年代,能满足吃穿住行都是一种奢求,更别谈追求艺术的享受。

  于是,他只有捻灭艺术的火苗。天资聪颖、加上后天的努力,李菊生被江西师范学院(现江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录取,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不过日后他逐渐意识到,大学时期奠定的中文功底对他今后的艺术创作大有裨益;尤其是在文、史、哲方面的优势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他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也积极学习西方美术史,研究西方绘画和流派,这为他艺术之路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8年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李菊生被分配到景德镇市乐平中学当一名语文老师,但他却始终无法割舍对绘画的热爱。课余时间,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画作中,用色彩和线条诉说着内心的情愫。他热爱大自然,经常去外面写生,用画笔捕捉大自然的美丽瞬间。至今,李菊生仍然很怀念过去的那段时光。在那个年代,为了去大城市参观一次画展,曾经因为经济拮据住过北京、上海的澡堂。那时精神需求是第一位的,永远保持着与孩童一样的纯真梦想。

创作中的李菊生(友邦文化 供图)

  业余时间,他积极参加各类绘画联展,作为非专业的艺术爱好者在全国美展中开始崭露头角。他的写生作品在南昌和景德镇艺术专业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出色的艺术才华,在校任教的李菊生被调入乐平县(现改为乐平市)文化馆工作,专门从事艺术创作。随后,因为他在全国范围内屡屡得奖,引起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前身)领导的关注。学院领导商调他去任教,这一举措对当地主管部门是一种促动。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乐平县委紧急任命他为乐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而他的性格不适宜行政管理工作,他坚定的信念是手握画笔的人生。1984年,李菊生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正式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因为出色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随后担任两届美术系主任。

  油画色彩转釉光,跨界探索启新程

  李菊生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教育,从接触西方的油画开始后,那鲜艳、浓郁的色彩似乎促动他内心的情感。油画,对他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挥洒情感的天地。他沉醉于那厚重而富有质感的颜料,喜欢它们在画布上堆叠、交融,形成层次丰富、色彩绚烂的画面。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李菊生初试牛刀,油画作品《丹青不知人已老》在1980年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这激发了他把油画的丰富色彩运用到陶瓷作品的想法。望着景德镇自宋代以来不断发展的颜色釉瓷,他叹息为何没有人把这么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的颜色变成图画呢?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要用五彩斑斓的颜色釉“炸”开东方色彩的大门!

  从80年代末开始,他以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始着手研究高温色釉人物装饰画,在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当时的景德镇陶瓷工艺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

  所谓颜色釉是指:“在陶瓷基础釉料中,加入着色的金属元素,烧成后使釉层呈现某种固有色泽的釉。陶瓷烧成温度超过1250摄氏度的颜色釉,属高温颜色釉”。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3-24)《高温釉瓷重放光彩》一文中介绍,中国高温颜色釉瓷始自商代,渐进至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颠峰。因其具有“光”、“色”、“透”、“洁”、“幻”的审美特性,故被推崇为“人造宝石”,备受珍爱。古人曾赞美:“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这种“千窑难得一宝”的高温颜色釉瓷生产技术曾经一度失传。

  当李菊生的目光转向高温颜色釉时,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疯了。这种材料难以驾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但他却看到了其中的可能性,这种独特的材料,以其变幻莫测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深深吸引了他,他坚信这种材料能够打开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然而,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颜色釉在高温下的变化无常,它既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色彩,也可能在一瞬间变得黯淡无光。李菊生在作坊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反复试验、调整配方,时常面对失败和挫折。

  当然,陶瓷上颜色釉的颜色远远丰富于油画色彩,其魅力不亚于西方油画的风采。当年李菊生选择放弃西画专攻瓷上绘画,或许不仅仅因为景德镇瓷的吸引力,更是景德镇千年文化的召唤。他说,在千年窑火的煅烧下,颜色釉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然而,这份惊喜大部分时间却是偶然的。瓷在高温里千变万化,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出来成品损耗率非常高。他不惜将不完美的试制作品砸碎,变为一堆堆五颜六色的瓦砾,成堆的碎瓷片堆成了人样高。

  经过无数次试验后,当看到高温颜色釉绽放的绚丽色彩时,他的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他开始尝试将这种材料运用于花鸟和人物的创作,最终创制出“釉中高温色釉”新工艺,即:在坯体上先罩上一层底釉,在上面用青花、釉里红和各种颜色釉进行彩绘装饰,完成后再吹上一层透明釉,用1320度左右还原焰烧成,让高温颜色釉绘画由于“窑变”而增添一种神奇的“海市蜃楼”的梦幻意境。这种技术大大地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装饰语汇和表现手段,使艺术陶瓷的装饰效果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李菊生作品(友邦文化 供图)

  经过李菊生十几年无数次痛苦失败的历练,颜色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在高温的窑炉中蜕变,终于令这一中华瑰宝重放光彩。

  几十年来,李菊生从未间断过对高温颜色釉技术的改良和完善。他一直在进行创新的尝试,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在艺术陶瓷领域独树一帜,也为后辈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从当时没有一家经营颜色釉小店面到如今景德镇整条街都成为专营颜色釉的专业商铺,景德镇俨然成为了陶瓷艺术品颜色釉的“海洋”。今天看来,李菊生功不可没,他引领了当代颜色釉人物画一种全新的潮流。

  如今,李菊生已成为景德镇陶瓷界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被众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视为珍品。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停歇,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初心和热情,不断探索、创新。

  匠心独具风格显,瓷上丹青自一家

  在李菊生的作品中,明显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元素。他深入学习了西方油画技法,并将这些技法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他的作品既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又体现了西方艺术的精致和细腻。不仅如此,他还大胆尝试将不同的材料和技法相结合,创造出融合东西方艺术、构图气势恢宏、用笔潇洒豪放、色彩丰富多变以及主题深刻多样的艺术风格,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构图上,李菊生常常展现出气势恢宏的特点。他善于运用大胆的线条和色彩,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在用笔方面,他以潇洒豪放著称。其笔触自由流畅,既有力度又不失细腻,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他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情感。这种用笔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他还善于运用各种颜色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他特别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使得整个画面既和谐又富有层次感。

  赞美人类的真善美,赋予每件精美瓷作丰富的内涵,是李菊生创作永恒的主题。他在吸收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而又巧妙地借鉴西方绘画技巧,善于釆用提炼、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在似与不似的法度之内求索,创造出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独特风格。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有情调,有典故。

  他告诉学生,他要把人物的精神刻划出来,他要将美丽灵魂画出来,他要把散发芬芳的高尚人格表现出来。例如,坐在奔腾咆哮的黑豹战车上的鬼谷子,威严而沉着,嘴角泛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峻,那目光犀利、凝视前方,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那长发须眉迎风招展,那叱咤风云的气势,神机妙算的静穆凝神显示出奇的宁静,而狂奔的战车、咆哮的野兽和武士制造了强烈的运动感。

李菊生向年轻的参观者讲解作品(友邦文化 供图)

  回望李菊生的艺术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都让人深感敬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那就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李菊生的作品较早地进入了当代名瓷的主要拍卖市场,且其市场知名度很高。他的作品受到大批收藏爱好者的喜爱,这在各种展览和拍卖活动中得到了体现。这得益于他严谨的创作态度和不出售不满意作品的原则,使得其作品在市场流通数量有限,保持了稀缺性,从而增加了其市场价值。

  在拍卖市场上,李菊生的作品屡创高价。如在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他的釉中彩瓷瓶《北方有美人》估价约8万-15万元,最终拍出了50.4万元的高价。在中国嘉德2008年秋拍“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中,他的高温颜色釉瓷镶器《观棋不语真君子》更是以190.4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的拍卖纪录。

  同时,他还有多件作品获得了艺术奖项,并被权威机构如中国美术馆等收藏。这些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其作品的市场认可度。他的作品如《豆蔻年华高温颜色釉镶器》也曾在拍卖中以123.2万元的价格成交,显示了其作品的高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菊生的作品在市场上的热度并未减退。在近年来的拍卖中,他的作品依然能够取得不俗的成交价格和成交率,证明了其作品的持久魅力和市场吸引力。

  李菊生创作的《丹青不知人已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这不仅是其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展示了他在油画领域的深厚功底。《人与瓷》:这是一幅水粉画作品,被选入全国第七届美展。该作品体现了他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神农赏百草》:这幅中国画作品在1983年获得了全国卫生美展二等奖。通过描绘神农氏尝百草的场景,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的独特诠释。高温颜色釉陶瓷作品:《秋声》《唐人马球图》等,这些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他的高温颜色釉装饰工艺为艺术陶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些作品在市场上也备受追捧。《喜迎香港回归箭筒》:这件作品获得中国97香港回归纪念藏品评委组委会评为最佳创意奖,体现了他对时代主题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诠释。

  这些代表作不仅展示了李菊生在绘画和陶瓷艺术领域的多元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李菊生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美中国世界行 东方云裳展瓷韵

  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由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法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大美中国世界行·东方云裳”文化之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于2024年4月15日在法国巴黎国立工艺学院公馆举行。

  活动现场,李菊生作为全国五个艺术代表之一参加了开幕式,并上台致辞。他表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千年燃烧的窑叫景德镇。它和巴黎一样,为我们人类的文明贡献了艺术的力量。新时代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改变了传统的朴素的审美观点,开启了陶瓷艺术的斑斓五彩的大门。我在此向全世界艺术家发出邀请,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这一方艺术的港湾,让我们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家共同在陶瓷窑火的领域里面,创造这个时代的辉煌!”

  本次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包括艺术沙龙、实地走访、舞台走秀、成果特展等多项活动,并将摄制一部关于艺术大师的纪录片,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

  届时,李菊生将于今年10月在法国卢浮宫举办陶瓷作品展。这是在推动中国陶瓷艺术走向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展示千年瓷都陶瓷艺术的辉煌实力,对把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文化交流的客厅”、“国际文化交流的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将带来积极的引导力。

  据悉,中法合拍大型纪录片《东方美学》(第一季)将于2024年底在法举办首映礼,节目以当代中法五位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大师的故事为载体,探索5000年东方美学与法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鉴。为此,来自法国的尼古拉·德尚先生、五洲传播中心的周挺先生和李明月女士等《大师的艺术》栏目组一行,专程莅临景德镇调研,为9月底的正式拍摄提前做好踩点准备,届时将在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为了策应这一系列活动,由香港美术家协会会长、江西友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正魁策划的“《瓷上丹青——李菊生陶瓷艺术作品展》于2024年5月22日在景德镇昌南里艺术中心(大碗)开幕。

瓷上丹青——李菊生陶瓷艺术作品展现场(友邦文化 供图)

  本次展出的近百件作品,以瓷板、瓷瓶、陶瓷衍生品茶具和书画作品为主。从表现技法上来看,李菊生大师把釉性和瓷性统摄于心性,让观赏者可以依画而焕神。从表现主题上来看,他的瓷作引经据典,意境高古,极富书卷味。从表现意境上来看,他所表达的,对于历史与人生、自然与社会、时空与文化之默想,并非一蹴可就,而是出于一位艺术家在传承历史、启迪当下、面向未来中的文化自信。李菊生大师在主题性、创新性和形式美等方面持续推陈出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景德镇特有的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出聚焦火热生活、提升艺术审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彰显了景德镇市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以及服务人民和社会的当代价值。

  在开幕式的致辞时,胡正魁会长高度评价了李菊生的三大成就:第一,作为“高温颜色釉装饰工艺”的拓荒人,他以心怀“国之大者”之信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雕刻出民族奋进的灵魂,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汇中,成为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领军人物。第二,他不仅有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更有勤奋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创作出一大批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的艺术作品,还出版了陶瓷艺术方面的系列书籍和画册,体现了新时代一名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第三,作为200多家企业的艺术总顾问、香港美术家协会的艺术总顾问,他每年在各种场合进行多场宣讲,扮演着中国文化守卫与传播者的角色。

  多年来,李菊生致力于推广陶瓷艺术和文化,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的陶瓷艺术推向世界舞台。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外展出,他曾在美国、法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并受邀前往多个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和创作表演,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更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舞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笔触流转情深处,文以载道为人民

  李菊生的艺术世界,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瑰丽宇宙。他深知,陶瓷不仅仅是泥土与火的结合,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交汇。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对于李菊生来说,艺术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表达情感、追求真理的媒介。他常常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作品中,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观众进行心灵的对话。

  李菊生说,陶瓷艺术和任何文化艺术一样,必须要有精神取向,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胸怀,有担当。他们的信条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文以载道”,即用文学艺术呼唤人类的灵魂,呼唤正义,呼唤崇高,讴歌善良,赞美壮丽的人生。

  在生活中,李菊生是一个低调而内敛的人。他不喜欢张扬,更不喜欢炒作。他相信,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用作品说话,而不是靠嘴巴。因此,他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作中,而不是追求名利和虚荣。

李菊生(友邦文化 供图)

  尽管如此,李菊生的艺术成就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更为让人称道的是,他用自己的良知感动着世界,他用真诚坚信着未来。他的艺术修养和风骨精神是中国传统文人崇尚真理与正义的高尚人格!

  除了艺术创作之外,李菊生深知,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担任市美协主席、省美协副主席期间,他多次组织各类公益创作,将活动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慈善事业。2006年,他曾在江西省红十字会的组织下,前往家乡鄱阳三庙前小学,举办了单间作品拍卖会,以90万元落锤,所拍经费全部捐赠给当地小学。在2013年“当代陶瓷艺术品慈善拍卖会上海专场”拍卖会上,李菊生的作品《孔子问道》成为了重要拍品之一,他选择将此次拍卖所得收益捐赠给了景德镇市慈善总会以救助贫困失学儿童和学生。

  每到年关,李菊生都会带领一批景德镇市老艺术家走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并为“三无”老人和孤残儿童开展爱心慰问活动,给孩子和老人发放了新年大红包,询问老人生活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将新春祝福送给送给这个特殊的群体。

  在他身上,不仅有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所表现出的,具有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也有脚踏实地、身先士卒的务实奉献精神;还有胸襟坦荡、宽广包容的超凡气魄,默默地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同时,更有在长达半个世纪艺术道路上所表现出的,闪耀着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工匠精神,凝聚着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展现着淡泊名利、爱党报国的民族精神,把满腔的艺术抱负都付之于笔,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艺术为人民”理念,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闪烁着属于他的光芒,以艺术的方式塑造瓷上丹青的美好!

  工匠精神铸瓷魂,艺海无涯谱春秋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最耀眼、最光亮的一定是文化。陶瓷文化作为最具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表达、中国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文化魅力用“活色生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很多艺术家慕名来到这块中国文化的宝地。景德镇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引领中国文化的潮流,成为引领艺术的主流文化。

  “陶瓷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好的馈赠。辉煌的历史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重演一次。”李菊生说,如今,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这个春天里,百花竞放,各种陶瓷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国内外文化人、艺术家纷纷聚集于此,共同见证和参与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的艺术盛宴。

  在李菊生看来,艺术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艺术。在艺术中人性能够得到洗礼,灵魂可以得到升华。他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景德镇这个燃烧了千年窑火、传承着民族记忆的风水宝地!

  他不仅在陶瓷艺术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更致力于中青年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他说,如何精心浇灌栽培好这朵具有千年生命的陶瓷之花,为陶瓷艺术发展创造一个最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和温度,关系着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文化未来的发展。我们要用工匠精神去做艺术,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的确,只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景德镇陶瓷文化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李菊生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景德镇将依托千年窑火的历史传承,呈现出一个陶瓷文化百花竞放的最好状态”。在千年瓷都景德镇,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深厚的陶瓷文化。这里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摇篮,也是无数陶艺家梦开始的地方。

  他在《李菊生陶瓷艺术》中有篇随笔写道:“做陶瓷,我用脑、用手、更用情;做陶瓷,我意不在陶瓷,在于吐露胸中之垒块。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在这间做瓷斗室中,我翱云天,翔大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品自己都不感动,如何感动别人?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投身艺术苦旅,遵循寂寞之道。愿陶瓷艺术给您的生活带来明媚的春光;愿您在艺术的体验中,真切地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他始终相信:“我们的人格在接受美的洗礼,我们的灵魂也得以升华。在美与善、智慧与知识的海洋里,艺术家也会走向纯粹、走向智慧。若是心怀坦荡,则身在荒古亦得明月相映;若是心无喧嚣,则身处闹市,亦得清风相伴。”所以,人生选择千万种;而他,一生只为艺术忙。

李菊生(友邦文化 供图)

  李菊生说:“陶瓷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国书画艺术血脉相连、一脉相承。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要将陶瓷艺术的工艺装饰属性改变为纯粹的中国主流文化中的艺术。”

  丹青不老,岁月长青!

  瓷上丹青,陶冶人生!

  李菊生,这位“80后的艺坛青年”,几番起落,惯看风霜,便不再惊于波澜。他依然坚守最澄澈的初心,从手到口,由口到心,心手合一,正用他的工匠精神和艺术才华,在谱写人生春秋之际,还有一种超脱出追求生命的价值体现——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着他的力量。【作者:罗一鸣、熊果果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热点新闻排行榜
    社会民生
便民惠民勤宣传 指...
珠山分局昌江派出所前往辖区酒店张贴... 【详细】
    瓷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