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10658000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景德镇频道  >  昌南新区
“民生温度”温暖百姓心田 ——昌南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建设
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2024-12-13 16:38:50  来源:大江网  编辑:吴宣  作者:佚名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近年来,昌南新区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聚焦集中整治,大力推进民生实事建设,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温暖了老百姓的心田。

  排污沟渠治理改善农居环境

  “以前这里就是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昌南新区洪源镇桂花村负责人张水贵手指当地一条沟渠说,“沟道狭窄,排洪不畅,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生活环境,老百姓怨声载道。”

  如今的水沟已经成了一条专业的排污水渠,水渠两边做了漂亮的防护墙,水渠两边的杂草已经清除。据了解,治理之前的水渠是村里自然形成的一条水沟,长300多米,宽1米,因长久无人管理,水渠越变越窄,污泥也越来越多,水渠两边更是杂草丛生,一到雨季根本无法泄洪,水会直接冲毁周边的农田。经过治理后,将水渠拓宽至4.5米,深2米,从而大大改善了排污泄洪能力,受益村民300多人。

  提起治理后的水渠,村民胡元和赞不绝口,他说,以前只要下雨就会涨水,不但农田被淹,家门口都会进水,雨大的时候,街道上都是水。现在这样的问题再也没有了,大家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提升,也可以安心种田了。

  畅通灌溉渠道保障农田用水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命脉”,也是粮食丰收的保障。年久失修的农田水利设施,威胁着昌南新区洪源镇李家村农田的庄稼,村民们对此忧心忡忡。

  接到群众的反映后,昌南新区立即行动,组成调研组迅速进村实地调研村里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山塘漏水严重,存不住水,需要重新加固修缮。”李家村负责人孙有全说,之前村里用来灌溉农田的山塘还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建的,并不是专门的水库,是以前村民自己挖来临时用的小山塘。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看管,山塘四周杂草多,漏水严重,雨季一过就无水可用。

  针对发现的问题,昌南新区将其列入202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及时对山塘进行修缮,减少旱涝天气对农业的损害,解决了该村16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多亏了政府的帮助,我们不用再担惊受怕了,现在,农田的灌溉顺畅了,明年应该会有个好收成。”村民马正鸿看到修缮好的山塘感叹道。

  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

  近年来,昌南新区成功推进并完成了农村供水保障、农田灌溉设施修缮、排污沟渠治理以及机耕道修建等多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11项民生实事工程。据统计,这些民生实事工程的实施直接受益群众近万人,投入资金总计达1000余万元。

  昌南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努力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热点新闻排行榜
    社会民生
助力瓷都申遗 金...
景德镇市申遗项目——泗王庙至天后宫... 【详细】
    瓷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