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10658000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景德镇频道  >  文旅景德
湖田窑:千年窑火里的文明回响(图)
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2025-03-12 18:12:57  来源:古镇珠山  编辑:郭珺瑶  作者:佚名

  景德镇陶瓷,根在湖田,魂在御窑。

  自宋以来,皇家用瓷就以极致考究工艺,不惜成本投入,每一处细节皆凝聚着对完美品质的不懈追求,成就了景德镇御窑造器“集天下民窑之大成”的美誉。

湖田窑遗址(古镇珠山 供图)

  但这仅仅是景德镇陶瓷如钻石一般多彩光华中的一面而已,景德镇民窑的历史则更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晚期,民窑所产虽然庞杂,但其中精品技艺高超、工艺精湛、品质优良,比御窑官窑器物更富有灵气。

  最突出的是湖田窑,湖田窑是宋、元两代制瓷规模最大、烧造时间最长的古代窑场之一,其创烧的青白瓷是南方青白瓷中的代表,见证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制瓷业的发展。湖田青白瓷釉色丰富,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透明度高,光泽度强,积釉处呈青色,薄处色淡泛白,胎质洁白,晶莹剔透,色质如玉。

  湖田青白瓷被称为景德镇的“立镇之瓷”。

  窑业遗存:千年时光的“活化石”

  御窑厂向东南十余里,明山秀水之间,就是湖田村。村落伫立南河之滨,随便翻开南河河滩上的一堆砂砾,或是村民旧屋的一块基石,带着岁月印记的青白瓷片随处可见。

湖田古窑遗址(古镇珠山 供图)

  村口河畔是著名的湖田古窑遗址,湖田窑自五代(10世纪)开始烧造,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延续烧造时间长达数百年。就像一部无言却又厚重的书籍,用层层叠压的窑业遗迹,缓缓诉说着中华文明跨越沧海桑田的制瓷传奇。

  湖田窑五代时期主要烧造青瓷和白瓷,宋代创烧青白瓷和酱釉瓷,元代则以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青白瓷等为主,明代则以烧造青花瓷为主,可谓品类繁多。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过往的繁华或许随着岁月渐渐隐去,但这些瓷片遗迹却让湖田窑更显传奇。

  青白瓷韵:东方美学的极致绽放

  自五代燃起第一簇窑火,湖田窑便开启了一段非凡旅程。

  湖田窑始烧之初,产品以青瓷为主,间或有白瓷。早期的湖田青瓷虽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体与越窑相近。

湖田古窑展品(古镇珠山 供图)

  入宋以后,湖田窑所产器物有了巨大发展变化,不再只是生产传统的青瓷和白瓷,转变以生产青白瓷为主,直到北宋中期,青白瓷不仅成为湖田窑的主导产品,而且很快进入其发展鼎盛期,是当时规模最大、产品最多、质量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窑口。

  湖田窑器物在北宋中、晚期呈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绝世风姿,将东方美学推到新的高度。其釉色恰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仿若雨后初晴的湛蓝天空,胎质薄而透,好似云影轻柔飘荡,故而被赞为“饶玉”,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文化标识。

  元代革新:瓷业技术的重大飞跃

  元代景德镇瓷业技术发生重大飞跃,元代景德镇工匠将制瓷原料的配方从单一的瓷石改为瓷石与高岭土的组合,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还提升了瓷器的烧成温度,并显著降低了烧成过程中的变形率。这一变革为制造大型复杂器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种的烧制成功标志着这一时期景德镇釉下彩瓷器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这些新品种的诞生不仅丰富了瓷器的种类,也极大地提升了瓷器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窑和湖田窑,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奠定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使“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正如“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些景德镇陶瓷的新品种很快风靡全球,“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vase with entwined lotus patterns from the Yuan Dynasty set sail from here. It reached the Persian Gulf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The treasures sleeping in the sunken ship in the Strait of Hormuz still shine with the light of cross-cultural dialogue.”

  (元代青花缠枝莲纹梅瓶从这里启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波斯湾。在霍尔木兹海峡沉船中沉睡的瑰宝,仍闪耀着跨文明对话的光芒。)

  遗址新生:数字守护下的旧梦新章

  二十世纪的考古发掘,仿佛打开了时光之门。湖田窑这一“瓷业奇迹”在世人面前渐渐展露真容。

龙窑遗迹(古镇珠山 供图)

  “龙窑遗迹婉转如游龙静卧,宋代辘轳车基尚留匠人的足迹,元代青砖路似闻运瓷人的声声吆喝。”出土的青白釉狮形瓷枕,狮目炯炯,憨态可掬,枕底“元祐”年号映照北宋文人的雅致情趣;卵白釉高足杯内壁的“枢府”铭文,静静诉说元代官窑的璀璨往昔。

  遗址配备现代化智能安防系统,助力文物在数字化保护下重焕生机。匣钵堆砌的“瓷墙”见证长达700年的窑火延续,每块瓷片都是文明传承的重要符号。在景德镇民窑博物馆内,全息投影技术重现“村村陶埏”的热闹场景,让人们穿越时空,感受“工匠八方来”的制瓷盛景。

  珠山区有关单位和文保部门协力,全面推动文物遗产保护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有关工作,推动湖田窑遗址形成有山、有水、有田、有窑、有文化的景观。湖田窑遗址,穿过千年的历史,正在书写崭新的篇章。

  未来新景:传统现代交织的文明纽带

  不久的将来,湖田窑将打造“陶瓷文明朝圣之路”。从龙窑遗址到马蹄窑群,从宋代码头到元代官署,每处遗迹都是文明途中温暖而明亮的坐标。

  “研学基地里,孩子们用陶土传承古人的智慧,非遗大师亲手传授青花分水技法。”当青花瓷在国际陶艺展上绽放异彩,湖田窑的千年窑火,正化作连接传统与现代牢不可破的文化纽带。作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申遗核心区,湖田窑正以充满创意的姿态续写辉煌篇章。

  在葫芦窑遗址旁,借助3D打印技术复原的元代制瓷工坊,游客能亲身体验“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不易与神奇。数字孪生技术让消逝的龙窑再度燃烧,AR眼镜将古代制瓷场景与现代遗址完美融合,实现跨越古今的深情对话。

展馆效果图(古镇珠山 供图)

  跨越千年的湖田窑址,既是中华文明实实在在的物质见证,更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宝藏。从“器成天下走”的贸易佳话,到“一带一路”的文化新篇,湖田窑始终以瓷为媒介,向世界展示“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当夜幕降临,亘古的星光下、璀璨的灯火里,湖田窑遗址掩藏在泥土中的瓷片散发出点点微光,如同岁月长河中沉淀的文化印记,承载着景德镇窑工的智慧与匠心,仿佛在轻声诉说:文明的薪火,永不熄灭。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热点新闻排行榜
    社会民生
助力瓷都申遗 金...
景德镇市申遗项目——泗王庙至天后宫... 【详细】
    瓷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