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到10658000 ![]() |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赶在仲春一个阳光明艳的日子探访浮梁县蛟潭镇胡宅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韵新姿的美丽乡居图。小河水涨、油菜花香,村庄农舍错落有致,连绵山峦跃动着红绿黄白相间的色块。“四好农村路”创建,让每个自然村连接更加平坦畅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完善提升了村庄内部的功能与风貌。
胡宅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古祠堂、学堂、茶号、民居次第排开、巷弄古朴典雅,青石板、鹅卵石铺就的道路以及路边明沟干净平整,抢抓好太阳晒衣被、青菜的妇女们,不时传递出应答与话语。
历史上,胡宅村尚学重教、耕读传家氛围浓厚,是浮梁“蓝舆悄向门前过、十户人家九读书”的典型村落。经过近年保护性修缮和创新性利用,古祠堂成为村民活动中心、老学堂成为农家书屋、“恒德祥”老茶号成为茶文化展示研学和茶叶精加工场所,传统村落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和光彩。
2024年以来,胡宅村“两委”秉持循序渐进、整村(行政村)提升的理念,突出重点补弱项、围绕产业强基础,积极争取“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资金266万元,深入推进琅溪、坑头等自然村环境整治、风貌提升和功能完善。新(改)建村庄、巷弄道路5936平方米,晒场、村民活动场所3609平方米,道路护墙160米,村内排水沟190米,疏理河道1500米,新建护坡920米,进一步夯实村庄基础设施硬件。聚焦景村融合、产村融合目标,提升改造琅溪“初心园”“河西县委旧址”以及村庄房屋风貌,整理村庄弱电1200米,提升改造公厕1个,打造助农直播间1个等,为发展壮大红色旅游和联农带农奠定良好基础。
深度挖掘胡宅传统村落农耕文化、琅溪“中共河西县委”红色文化、以古茶树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放大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红色名村以“恒德祥”老字号的品牌效应,推动绿色产业、乡村旅游进阶升级,是胡宅村近年来的不懈追求。
山多林密、古茶树漫山遍野,是胡宅村独特的资源优势,“恒德祥”生产红茶最好年景达204担,成为当时声名远播的重要茶号。近年来,在县“十院联十乡”工程的助推下,景德镇学院相关院系为该村古茶树复垦开发、精深加工提供了技术和创意支持,该村组织发动群众复垦古茶树近千亩,精深加工高档有机红茶1500余斤,使其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上成为争抢的“新宠”,带动村民就业增收20余万元。2024年通过茶叶、红色旅游等产业发展,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
胡宅村党支部书记胡永久介绍,围绕主打“三色”旅游牌,胡宅村又引进了一家特色民宿企业,通过租赁改造村民房屋,打造了集瓷茶文化体验、吃住休闲于一体的精品民宿“安意民宿”。同时,为破解群众农产品卖难问题,村里创办了助农直播带货新平台,扩大特色品牌影响力,赋能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让胡宅村“土特产”插上“云”翅膀“飞”得更远更好。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