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到10658000 ![]() |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吴晓燕报道:2025年清明节小假期,景德镇正以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吸引着海量中外游客的脚步驻足。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诗词互动到古窑复烧的窑火;从在昌南新区名坊园体验陶瓷非遗的香港校长研学项目考察团到“洋景漂”赴民窑博物馆的跨国交流;千年瓷都景德镇通过多元文化活动,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清明节小长假游客如潮的盛况再一次彰显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强大魅力。
文化互动新体验,博物馆里“活”起来的诗词
4月5日上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下简称:景博)迎来清明假期客流高峰。场馆入口处特别设置分流通道:三个时段预约入口及现役退役军人绿色通道,工作人员有序引导游客分批入场。为缓解排队等候的枯燥感,陶侃剧场演员身着传统服饰走入人群,以"陶瓷文化知识快问快答"形式与游客互动。"景德镇年号源自哪位皇帝?答对有小礼物!"随着工作人员抛出问题,游客们争相抢答,现场欢声不断。
景博广场另一侧的"传颂《琵琶行》·品味瓷之韵"活动更显文化深度。社教部工作人员手持通关文牒,邀请游客挑战全文背诵《琵琶行》。来自河南的教师刘女士与两位同行者因未预约到门票,在成功背诵后获得免预约进馆资格。"白居易笔下的'钿头银篦击节碎'与景德镇瓷器相映成趣,这种沉浸式学习让传统文化真正'活'了起来。"刘女士感慨道。
据统计,4月4日至5日,共有1100名游客通过背诵经典获得免预约入场资格,活动高峰期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参与挑战。景博组织的知识问答、经典诵读等文化互动环节,将传统排队等候场景转化为移动文化课堂。游客既可赢得特色文创礼品,又能深入感知陶瓷文化底蕴,实现"等待时间"到"文化增值"的创造性转化。
宋韵雅集再现 三宝陶源谷的“上巳寻芳”
三宝·陶源谷内,"三宝集·上巳寻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以"兰亭雅集"为灵感的文化盛宴,将千年风雅完美复刻于当代。
步入集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各处的《兰亭集序》手书拓本,墨香与花香交织,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百余家原创品牌摊位沿街而立,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与春日繁花相映成趣。
"这个飞花令游戏太有意思了!"来自杭州的大学生李女士兴奋地展示集满四枚印章的通关卡,"既能学习诗词,又能兑换精美礼品,这样的文化体验既有趣又有收获。"活动现场,游客们通过体验“飞花令”“飞英会”“穿花引线”“猜花局”等游戏集章兑换礼品,实现“文化变现”。一位身着汉服的游客感叹:“传统文化原来可以这么‘潮’。”
据介绍,三宝集除了有100+原创品牌入驻集市,还有3天的街区联动,更有沉浸式剧本互动演绎、花神祈福汉服巡游、寻芳市集古趣游园、上巳点茶非遗“茶百戏”“宋式插花会百工百匠体验日”、创意乐烧、瓷源探秘·十二花境花器展示等活动。
暮色渐临,陶源谷内依旧人声鼎沸。游客们或品茗论道,或赏花拍照,在茶香山色间,真切体会着《梦粱录》中"百花争晨露,香满市井巷"的诗意景象。这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不仅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更让千年宋韵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异彩。
千年窑火不熄非遗活态传承焕新彩
4月5日11时08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随着非遗传承人与嘉宾共同高擎火把,明清御窑风火窑在游客的倒数声中复燃。"点火咯!"的号子响彻云霄,数百部手机同时举起,镜头聚焦千年窑火重燃的瞬间。
作为国内唯一完整保存宋元明清历代13座典型古窑的景区,景德镇古窑以持续十余年的复烧实践守护着非遗基因。重燃的清代风火窑,以"人人加柴·家家添财"的创意互动掀起高潮——游客们手持象征吉祥的松木柴片投入窑口,北京游客濮女士感慨:"添一把柴火,接的不仅是财运福气,更是文化传承的薪火。"福建的朱圆熙小朋友兴奋地说:“参观了古代制瓷作坊,感觉很壮观,感觉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真了不起!”
文化交流 深度触摸千年瓷脉
4月3日,来自英国、奥地利、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数十位“洋景漂”艺术家齐聚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民窑博物馆,共同探寻文化遗产保护脉络。活动中,“洋景漂”艺术家深入考察了宋代青白瓷的传统烧造技艺,感受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洋景漂”艺术家们表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灵感,他们将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陶瓷文化。
4月5日,香港校长研学考察团到访昌南新区名坊园,先后考察了诚德轩、饶玉陶瓷等知名陶瓷企业。场馆负责人详细讲述各自陶瓷企业的前世今生与产品特点,并与香港客人互动交流。考察团一行为景德镇精美的陶瓷痴迷,为巧夺天工的手工制瓷技艺所折服。大家感慨:“指尖触碰泥坯的瞬间,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温度。”“'老技艺+新场景'的转化,为香港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近郊文旅融合新场景 艺术踏青解锁春日限定体验
清明小长假期间,景德镇近郊涌现多个文旅融合新地标。浮梁县推出的"艺术在浮梁·四季的小时光"春约活动(持续至5月11日),将艺术植入山水之间:游客既可参与茶叶采摘制作,体验从嫩芽到茶香的蜕变;也能在板凳咖啡小院品味手冲咖啡,远眺青翠茶田;多组大地艺术装置坐落乡野,实现自然与艺术的诗意对话。
与此同时,高岭·中国村打造的花海成为打卡热点。汉服爱好者穿梭于郁金香花田演绎巡游盛宴,"古风歌会+寻宝探秘"活动吸引亲子游家庭参与。而在得雨龙山生态景区,本地市民纷纷支起帐篷享受野趣,星罗棋布的天幕犹如绽放的白色蘑菇,亲子家庭在此开展自然写生、户外野餐,这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景区负责人表示,今年近郊游特别注重"轻投入、深体验",通过植入茶艺、民乐、手作等文化元素,使传统踏青活动升级为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载体。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