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到10658000 ![]() |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吴晓燕报道:五月的景德镇,窑火与新绿在昌江两岸交相辉映。5月19日至5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2025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相约如画江西”系列活动走进景德镇,来自塞舌尔、巴哈马、突尼斯等国的驻华外交官在泥土与火焰的交响中,解锁陶瓷作为“世界语言”的文明密码。
博物馆里的文明对话:在陶瓷文物中触摸中国文化
御窑博物馆的外观设计由八个长度不一、大小各异的多曲面钢筋混凝土拱体结构构成,下沉广场、景观水池,建筑、景观、遗址融为一体,红色窑砖构筑的色彩吸引了外交官们的目光。明成化年间素三彩鸭形香薰、明宣德青花行龙纹蟋蟀罐、明永乐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明永乐青花江崖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一件件跨越时空的文物,无声讲述着中国工匠的极致匠心。
首次到访景德镇的巴哈马国驻华大使波莱特·贝瑟尔驻足在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前,凝神观看。博物馆的展陈、陶瓷文物的形态无不展示了中国工匠对艺术的极致追求,每一件展品都印证了“技艺精湛、细致入微”的东方美学。“御窑博物馆棒极了,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文化传统与艺术魅力真是令人惊叹!”波莱特·贝瑟尔说。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展厅内,朝鲜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金国哲的目光被清康熙青花山水图凤尾尊牢牢吸引。这件器物上,青花笔触如墨韵流淌,极具艺术之美。当玻璃展柜上的智能投影系统被打开,凤尾尊的三维模型、烧制工艺解析与历史背景介绍以立体光影形式缓缓展开时,他不禁俯身向前,亲手滑动触控屏切换不同展示模式。兴致盎然之际,他掏出手机定格下光影与文物交相辉映的瞬间,镜头里,凤尾尊的青花纹饰与投影中跳动的文字解析形成奇妙对话,恰似传统与现代在博物馆空间里完成的一次默契握手。
指尖上的文化转译:从旁观者到创作者的身份蜕变
在陶阳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孙立新用毛笔蘸上青花料,邀请外交官们共同创作。塞舌尔驻华大使安妮·拉福蒂纳用毛笔蘸取颜料,在瓷坯上点染出波浪纹,孙立新接过瓷坯,以青花勾勒出浪花和鱼,两种笔触在瓷胎上形成奇妙对话。“这是塞舌尔的风与景德镇的昌江水在共舞。”孙立新笑着说。
陶博城研学中心的拉坯体验区,旋转的陶艺拉坯机成为文明互鉴的舞台。安妮·拉福蒂纳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按、压、提”的口诀认真操作,瓷泥在掌心旋转,最终成型的器型虽不完美,但让她激动不已:“陶艺老师非常优秀,72道工序不是数字,是匠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亲手制作陶瓷是让人非常难忘的经历”。
世界视野中的瓷都方案:从文化输出到文明对话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一位老师傅专注地为素坯施釉,只见他双手协同运作,左手稳稳托住碗坯,右手持钳将其精准地浸入釉浆中,手腕轻轻一转——釉水如丝绸般均匀裹住坯体,碗沿却未渗入分毫。“力道要刚中带柔,釉层厚薄全在手腕分寸间。”老师傅边示范边讲解。围观的外交官们屏息凝视,直至釉水包裹的成品被轻轻搁置晾晒,方爆发出阵阵惊叹。
突尼斯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伊姆?阿雅迪被手工制瓷艺人深深打动,她认为,这些老工匠用一生心血守护着制瓷技艺,他们的专注与执着令人敬佩。而景德镇政府通过政策支持、保留手工制瓷技艺、吸引年轻人参与等方式,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态系统。这次的文化体验让大家看到了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也为突尼斯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两天的陶瓷文化之旅让安妮·拉福蒂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表示将主动成为“宣传中国的大使”,向亲友推荐景德镇,并计划带家人重访。基于塞舌尔与景德镇的共性,她也提出务实的合作方案:“景德镇与塞舌尔城市可结为姐妹城市。中国游客可体验塞舌尔文化旅游,塞舌尔游客也能来景德镇学习制瓷技艺。”她认为这种双向文旅互动将深化民间交流。“我相信他们会非常喜欢。”安妮·拉福蒂纳说。
波莱特·贝瑟尔认为,艺术是让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历史、现状与未来最根本的方式。巴哈马正计划在中国举办艺术展,景德镇可进一步搭建“陶瓷文化交流平台”,让每件陶瓷都成为文化沟通的使者。
短暂的参访是新的起点,正如外交官们所说:只有多角度了解这个国家,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真正的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让不同文明在泥土中扎根、在火焰中淬炼、在时光中对话。当青花釉料绘画出塞舌尔的风,当景德镇的匠人精神感染了突尼斯大使,景德镇的窑火、跨越山海的握手,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创造,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景德镇将坚守陶瓷根脉,续写“China”的文化篇章。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